茅台的华茅,王茅,赖茅有什么区别?
茅台的华茅,王茅,赖茅有什么区别?
华茅是茅台旗下的一款酱香型白酒,华茅酒就是茅台的前身之一。早在清末光绪年间,华家在毁于兵灾10多年的“茅台烧房”的废墟上,重建酒房,取名“成义酒房”,生产的“茅台烧”即“华茅”。
1951年,华家成义酒房被收为国有,**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酒厂建立了国营贵州茅台酒厂。
[2]茅台集团于2018年重启华茅品牌,2019年,华茅酒由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,正式投放市场。王茅酒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酱香酒产品。 [1-2] 王茅酒产品主要有:王茅酒(祥雅/黑)、王茅酒(祥邦/白)、王茅酒(祥泰/红)三大品类。赖茅酒独产于**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,是茅台系列酒之一,更是茅台“133战略”中着力打造的全国性战略单品 [1] 。
在2014年3月15日,茅台集团发表声明,称“赖茅”商标为茅台公司注册商标 [2-3] 。
华茅、王茅、赖茅有什么关系?
现在的茅台酒厂,是1951-52年由王茅的“成义烧坊”、赖茅“恒兴酒厂”、华茅的“荣和烧坊”三家茅台镇**的烧坊合并而成,这三家烧坊是茅台酒的来源和祖先。
收归国有之后,这三个品牌合并成了国营茅台酒厂,随着几十年的发展,茅台酒逐渐做大做强,在世界范围有了知名度,后来改革开放时期,这三家的后人各自成立了私营酿酒厂,打出了自己祖辈的旗号做酒,一方面是蒙祖先余荫,一方面也有光耀门楣的意思。
在此之后这三家人秉持着不同的发展理念,也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。
扩展资料:
茅台地方真正有史可考的酿酒历史则是清代,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,“偈盛烧房”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。 清《旧遵义府志》所载,道光年间,“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,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。” 华联辉有位非常有生意头脑的儿子华之鸿。华之鸿将“成义烧坊”出产的好酒以“华茅”为标志,提高酒质,广为宣传,并通过自家经营的文通书局,将华茅酒卖到了成都、重庆、昆明等地。
这也是比较久远的一个品牌。
1929年,贵阳商人周秉衡在茅台镇开办“衡昌烧坊”酿酒。 1941年,周秉衡以“衡昌烧坊”还债,经营银号等多种生意的商人赖永初接过“衡昌烧坊”,扩建改名为“恒兴酒厂”,产品也正式更名为“赖茅”。
1947年,“恒兴酒厂”以质取胜,生意红火,成为茅台镇**的酒厂。 1949年10月1日,“开国**宴”上,用一百多瓶赖茅酒款待中外宾客,共庆建国。这也是能够看出国酒最初渊源的一个品牌。
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贵州仁怀县大地主王荣、孙全太和“天和”盐号老板合股开设“荣太和烧坊”,名字各取三者人名之间的一个字。 后来“荣太和烧坊”发生了股权变更,股东孙全太退出,更名为“荣和烧坊”。1936年,“荣和烧坊”股东只剩王荣的后人王泽生,烧坊生产的酒被人称为王茅酒。
最终王茅被收归了国有,一同被列为了贵州茅台的股份中。
王茅赖茅华茅酿的茅酒有什么不一样?
每个家族的传承工艺不同,酿制手法也不一样的,赖氏家族中间的传承是断断续续的,所以纯正度还有待考证,而华茅在早年间,华氏家族的人都已经做其他买卖了,传承的酿制工艺更是少之又少。
王茅、华茅、赖茅三茅和茅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?
茅台集团是在解放后,由三家茅台镇的烧坊一起组成的一个集团,这三家烧坊就是华茅、王茅和赖茅,这三个品牌合并成为茅台酒,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做得越来越强大,在国际上也有自己的知名度。
这三家的商标合并为茅台酒后,他们也归茅台集团所拥有,但是他们一直想要拿回属于自己原有的商标,他们一直在努力。
王茅原名叫荣太和烧坊,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强制收入贵州茅台酒,收入后他的商标也就没有了,但是他也正因为被收入到贵州茅台酒厂,才有机会保住它荣和烧坊的商标。
后来他们进行了申诉,获得了与王茅有关的知识产权,但是他们并没有遗传的手艺,所以有些厂家借着这个名号卖假酒。
说是有一家公司将华茅的工艺拿回到了茅台镇,恢复了之前的酿造手艺,但是推出来的酒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。赖永初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想要恢复赖茅酒生产的提议,并且这个提议被通过了,但是在后来,因为种种混乱,赖茅又被下架了。但是有关于赖茅商标的争议一直存在着,后来经过判决,判定赖茅商标归属茅台集团,但是之前由于太过于混乱的商标归属问题,所以在市面上面有不同的赖茅酒存在着。
王茅、赖茅、华茅经过这个如此混乱又曲折的过程,中间经历着许多次的变故,**还是都归属于茅台集团所有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没有达到**手艺的酒,也可以算为假酒,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。